网站支持IPv6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务微信二维码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手机版二维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2011)

第四部分 社会发展 第十二章 旅 游

信息来源: 时间:2012-12-13 15:39:00
字体: [大] [中] [小]

  

  一、2010年广东旅游业发展情况

  2010年广东旅游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3804.1亿元,同比增长23.98%;国内旅游总人数3.95亿人次,增长12.53%,入境过夜旅游人数 3140.93万人次,增长14.31 %。广东旅游业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截至20113月底,全省共有星级旅游饭店1185家,旅行社1328家,国家A级景区156家。韶关丹霞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一)大力实施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形成大旅游发展新格局

  一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听取旅游工作汇报并作出重要指示。省政府出台《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建设成为广东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二是各级党委政府强势推进。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均召开了旅游工作会议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省有关文件精神,12个市出台相关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珠海、韶关等7个市设立了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三是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省发改委等部门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各级旅游部门积极联合有关部门推出红色旅游、工业旅游、科技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森林生态旅游、滨海旅游、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绿道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丰富旅游产品体系,促进旅游新业态发展。四是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全省新增投资超1亿元的旅游项目61个,投资总额达2126亿元,其中14个大型旅游投资项目已进入广东省现代产业500强项目名单。长隆集团首期投资100多亿元的珠海横琴岛海洋世界、香港招商局集团投资90亿元的深圳太子港国际邮轮母港等大型旅游项目相继动工建设。

  (二)深化旅游业改革创新,推动旅游产业科学发展

  一是旅游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在全国率先推动旅游产业园区开发建设,佛山、梅州、湛江三个旅游产业园项目进展顺利,其中佛山南海西岸旅游产业园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首个“国家旅游产业集聚(实验)区”牌匾。二是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深入实施。推动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开发专项旅游产品,评定出200多家专项旅游示范基地;累计发行国民旅游休闲卡四个类型10个品种200多万张,广东省内、香港、湖南等地签约商户超过1万家,刷卡消费已超过50亿元,初步实现国民旅游休闲卡与羊城通、粤通卡的融合。广州、深圳、梅州、惠州、中山、肇庆市和增城、从化、南海、龙门、清新县(市、区)11个试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示范市(县)积极推进,初见成效。去年我省居民人均出游率达1.7次,同比增长16%。三是旅游规划体系逐步完善。完成了《广东省滨海旅游发展规划》、《粤西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粤东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和《南岭区域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终期评审,《广东邮轮旅游发展规划》和《珠三角旅游产业一体化规划》也通过了中期专家审查,正式启动《广东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快推进《广东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广东旅游业综合改革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全省各地结合实际制定或修编了本地的旅游发展规划,广佛肇、深莞惠共同编制了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四是旅游行业管理更加规范。会同省质监局制定实施《旅游安全管理标准(旅行社、旅游星级酒店、滨海旅游)》、《广东省餐饮服务质量评定标准》等地方标准。实施广东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贯彻落实《旅行社条例》,联合工商、公安、物价等部门在全省开展打击“黑旅行社”旅游诈骗活动专项行动。五是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省旅游局组织举办旅游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班6期共1934人,培训一线技能人员共24000多人,通过培训将3000多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到旅游行业就业。成功组织两次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有2.1万人参加了考试,其中6928人通过了考试;组织全省各地5.3万导游人员及院校学生参加全省导游人员职业技能大赛,并选拔优秀导游参加全国导游大赛;参加2010年全国旅游饭店服务技能比赛并获得了全国总分第一名。

  (三)积极开展旅游对外交流合作,大力宣传推介广东

  一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截至2010年年底,我省共与21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部门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或备忘录。强化了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旅游部门的协调联络机制。精心组织并参加了国家旅游局牵头组织的25个国际旅游展览会和海外旅游促销推广活动。二是强化国内交流合作。省市旅游部门联合在湖南、湖北、四川、重庆、上海、吉林、黑龙江、辽宁等15个省(市)开展了20多场旅游促销与推广活动。与泛珠“9+2”各省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签署《“泛珠三角”区域红色旅游合作发展协议》和《泛珠三角各省区旅游合作福州宣言》,打造泛珠区域“无障碍旅游区”。三是深化粤港澳台四地交流合作。认真落实CEPA补充协议,与港澳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先后赴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联合宣传粤港澳“一程多站”旅游线路,共同打造粤港澳国际知名旅游区。组团参加第五届台北旅游展,成功举办了“台湾·广东周”旅游系列活动,推动两岸旅游业界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全年共接待香港过夜游客1882.5万人次,同比增长13.22%;澳门过夜游客208.31万人次,增长11.53%;台湾过夜游客316.84万人次、增长13.01%。广东赴香港游客1984.5万人次,增长25.91%;赴澳门游客1559.8万人次,增长5.89%;赴台湾游客27.7万人次,增长50.26%。四是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五是成功举办2010世界旅游日全球主会场庆典暨中国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全省各地共举办各具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191项,吸引了国内外2000多万游客参与。旅游招商会签订外商投资项目138宗,签约总金额达24.63亿美元;广东国际旅游展览会吸引20个国家和地区近3000名海外买家前来洽谈业务,签订合同金额达18亿元。

  二、2011年全省旅游工作展望

  (一)深化旅游综合改革,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以全省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市、示范县(市、区)为引领,推动全省旅游综合改革。着力推动高端旅游项目和高尔夫、邮轮、游艇等高端旅游产品开发,加快旅游制造业发展。全力支持南海西岸“国家旅游产业集聚(实验)区”建设,推动梅州、河源、韶关、肇庆高要、佛山南海建设“广东省旅游产业集聚区示范点”,推进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创建一批旅游名镇、旅游名村。推动各地政府出台鼓励措施支持旅游企业节能减排,促进低碳旅游发展模式。

  (二)深入实施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宣传旅游休闲理念,推动旅游休闲成为广大城乡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相关部门大力开发会展旅游、教育修学旅游、乡村旅游、体育旅游、康体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利用珠三角已建成的绿道网,大力发展绿道休闲旅游,积极构建多类型、多层次、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体系。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旅游环境,推广发行国民旅游休闲卡并提升其功能。

  (三)加快广东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推动旅游产业科学发展

  力争在2011年上半年完成编制《广东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并上报省政府审定;加强与港澳旅游部门的合作,共同研究制定《粤港澳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做好《珠三角旅游产业一体化规划》编制工作;推动各市加快制定或修编旅游发展规划。

  (四)大力推动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发展,提升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

  充分发挥高端旅游项目发展专项资金的导向作用,联合省发

相关附件:

打印文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