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能政案函〔2020〕6号(A)
民进广东省委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统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第20200503号)收悉。经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交通运输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应急管理厅、市场监管局等单位研究,现就有关建议答复如下:
我省高度重视氢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是国内较早布局氢能产业的省份,氢能产业发展在全国居于领先水平。氢能产业链已涵盖上游氢能基础设施、中游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和动力总成、下游氢燃料电池汽车制造等环节,已率先在全国实现氢燃料电池堆产业化,汇集了鸿基创能、国鸿氢能、爱德曼等一批产业龙头企业,在广州开发区、佛山南海区、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园等地初步形成了产业集聚。您提出关于统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对于充分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机遇,发挥我省氢能产业发展的先发优势,推动我省氢能产业做大做强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抓住“双区”建设契机,结合您提出的相关可行性建议,加快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国内氢能产业发展“高地”。
一、加强对氢能产业的谋划推动
按照《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粤府函〔2020〕82号)要求,我省将于近期印发《广东省培育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简称《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将进一步明确氢能产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重点工程、关键技术攻关领域等。在产业布局上重点推进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园、广州开发区、佛山南海和高明区等氢燃料电池产业园建设,建立广深高温燃料电池及系统研发制造基地,建立广州、佛山、东莞、云浮氢能高端装备产业集聚区和惠州、茂名、东莞、湛江氢能制储运产业集聚区。
正在研究制定《广东省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以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推广应用为目标,从培育产业链、支持氢燃料电池技术研发创新、加快加氢站规划建设、保障氢源供应等重点工作切入,持续增强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
积极实施《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聚焦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粤经信珠西〔2017〕87号),明确在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做大做强包括氢燃料在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稳步推进一批新能源(氢能源)汽车项目建设。
二、加强对氢能产业的政策扶持
目前我省已整合设立省产业发展基金和省创新创业基金,积极支持含氢能的产业高质量发展。设立推广新能源汽车专项资金,2017-2020年省财政安排7.2亿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和充电设施、加氢站建设,2019-2021年计划安排6亿贴息资金,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结合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先进装备制造业),对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等先进装备制造业进行重点扶持,近三年共安排超过4亿元资金,支持飞驰汽车、国鸿氢能等氢燃料电池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开展产品研发和项目建设。
三、积极推进技术创新
加强研发平台建设,整合省内创新资源,开展氢气制储运、氢能利用等关键技术攻关。2019年组建的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省实验室设立佛山氢能分中心和云浮氢能分中心,两个分中心主要围绕氢燃料电池及其核心材料技术、氢能汽车应用技术、加氢储氢技术、氢能安全技术、氢能产品及应用标准等方向开展研究,打造氢能技术研究平台、产业示范平台和检验测试平台。
将氢能核心技术列入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重大专项中。2018-2020年度在“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指南中分别设立了“燃料电池发动机用超高速无油空气压缩机开发”、“高性能长寿命膜电极及燃料电池堆工程化制备技术”等6个项目。在2020年度“新能源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申报指南中继续设置“氢燃料电池汽车”和“氢能”专题,加快前瞻性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引导和鼓励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引进消化、合资合作、设立海外研发机构等方式开展氢能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依托佛山绿色发展创新研究院,积极筹建氢能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争取在国际氢能相关标准编制中掌握主导权。同时积极支持氢能产业龙头企业加快制定氢能行业技术标准和氢能安全监管体系,支持将企业标准上升为地方标准。
四、以氢能燃料电池汽车为重点扩大氢能应用市场
以物流车、环卫车、工程车、港口作业车为重点,加强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和专用车推广应用。适时在广州、深圳等城市试点开展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示范运行。继续组织做好氢燃料电池公交、出租车、农村客运的运营补贴工作,配合落实氢燃料电池汽车购置补贴和购置税、车船税减免优惠政策。加强与财政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衔接,尽量争取将我省更多城市纳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推广示范城市。
围绕氢燃料汽车规模化推广运用需求,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为重点,加快加氢站规划布局,努力建成与氢能应用相适应的供氢网络。积极探索混合建站发展模式,鼓励利用现有的加油站、加气站改建或扩建加氢设施,鼓励新建油、气站同步进行加氢设施建设。积极整合利用和谋划布局省内大型化工氢源,加快推进东莞巨正源丙烷脱氢项目二期、茂名东华丙烷脱氢等项目建设,提高低成本化工副产氢供应能力,推动终端氢气零售价格大幅度下降。相关氢源投产后,预计可以满足超过10万辆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使用需求。
创新应用场景,在数据中心、5G基站、消防、电力、船舶动力改造等领域推动高温燃料电池SOFC发电、分布式燃料电池冷热三联供、储能等方面的示范。
五、加大培育引进先进人才力度
通过重大人才工程积极引进氢能高端和紧缺人才。加快培养引进博士博士后创新型人才,组织实施省青年优秀科研人才博士后派出项目、“广东省博士后人才引进计划”等,加快推动人才国际化。推动实施《广东省引进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实施方案》《广东省人才优粤卡实施办法(试行)》《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等,设立省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积极落实相关优待和优惠政策,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
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加强氢能政策解读,加大氢能推广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媒体、网络、会议、讲座等多种形式,普及与氢能相关的知识与技术,提高社会公众和企业对氢能的认知与认同,吸引企业、团体、个人参与氢能产业的发展,逐渐形成有利于氢能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贵单位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东省能源局
2020年8月3日
(联系人及电话:杜豆,020-83138742)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