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广东省能源局 > 通知公告

广东省能源局关于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588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信息来源:本网广东省能源局 时间:2020-06-10 10:28:31
字体: [大] [中] [小]

  粤能人案函〔2019〕7号(A)

孔令涌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做好锂电池储能规划,发展锂电储能技术的建议》(第1588号)收悉,经综合省财政厅、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厅和南方电网公司等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17〕1701号),积极支持储能的开发应用。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和能源电力消费大省,电力消费的特点是负荷峰谷差大,2018年全省负荷峰谷差近5000万千瓦,系统调峰调频需求很大;同时,我省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优化,今后将积极开发海上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作为间歇式能源,有大量的调峰需求;我省电动汽车使用比例不断增加,这些都为储能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近年来,我省按照国家储能产业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储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截至2018年,广东地区统调电源装机容量达约1.18亿千瓦,其中煤电约6000万千瓦,气电1960万千瓦,核电1330万千瓦,抽水蓄能728万千瓦,水电850万千瓦,风电348万千瓦,光伏发电480万千瓦,电化学储能13.39万千瓦,占比0.1%,其他约187万千瓦。

  一、广东锂电储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情况

  (一)推动锂电储能产学研发展。

  截至2018年底,我省经省科技部门认定锂电储能领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7家,打造了一批研发实力强、协同创新效益好、引领示范作用强的创新平台。开展了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围绕低成本、长寿命、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的总体目标,开展储能原理和关键材料、单元、模块、系统和回收技术研究,发展储能材料与器件测试分析和模拟仿真等,共设立相关科研项目7项,资助经费5600万元,突破了一批核心关键共性技术,引进和培养了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

  南方电网公司2012 年至2014年完成了国家863计划研究课题“大容量储能系统设计及其监控管理与保护技术”,建成了国际上首个10kV 大容量锂电储能示范工程;2016年成立了大容量储能重大科研团队,对储能本体、储能集成与运维、储能商业应用等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近年来开展了约53项储能科技项目研究,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2018年承担了国家重点专项“梯次利用动力电池规模化工程应用关键技术”和国家能源局“电网侧储能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项目,其中梯次利用国家重点专项拟建设100MWh梯次利用锂电储能示范工程。

  (二)促进锂电储能产业发展

  锂电储能作为一种电化学储能方式在我省发展情况如下:

  在发电侧方面,至今已有广东省能源集团、华润电力、广州发展等约10家企业开展了锂电储能,电厂侧储能容量均在9MW-30MW,总容量超过百兆瓦。2017年华润电力参与广东省调频辅助服务有4个电厂(海丰、广州、鲤鱼江和湖南),联合申请成为储能调频创新试点单位,海丰电厂率先开展储能系统建设工作,其他电厂也陆续开展了相关工作,全部建成后将为省内调频增加共计66MWh/33MWh优质调频电源。

  在电网侧方面,南方电网公司于2011年建设了国内首座兆瓦级锂电池储能电站深圳宝清电池储能站,该站已安全稳定运行8年多。

  在用户侧方面,我省在珠海东澳岛建设了4台750千瓦大型风机、400千瓦地面光伏电站,配套电池储能规模为500kW/3600kWh,在广州某小区建设了157千瓦微电网示范工程,配套电池储能规模为44kW/31.7kWh。

  在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梯级利用方面,一是探索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蓄电池在备用电源领域的储能应用,目前在推动广东铁塔公司与广汽、比亚迪、东风日产、珠海银隆等公司展开合作,已在广东省内基站使用 8000 多组梯次电池,为全国通信基站储能提供示范;二是推动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蓄电池在分布式储能项目中的应用,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广东天枢合作研究充电桩储能项目,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与南方电网合作开展工业园区储能电站项目建设。

  (三)扶持政策方面。

  省支持储能研发和试点项目实施。省有关业务主管部门按照《关于深化省级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改革的意见》(粤办〔2018〕17 号)等有关规定统筹研究考虑,必要时可适当支持储能研发试点等项目的实施。需省产业发展基金、省创新创业基金支持事项,可与粤财公司、粤科公司对接合作。

  二、下一步相关工作

  未来随着新能源和电动汽车接入比例的不断增加、电源及负荷结构的调整、电池储能技术的发展和成本下降,电力系统对电池储能系统的需求可能会逐步增加,电池储能系统可能会发挥更大作用。针对《建议》有关内容,我省将继续做好以下有关工作:

  一是支持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研发。我省将继续落实国家发改委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17〕1701号),组织实施该领域重点研发计划,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技术创新体系,集中攻关大规模储能、智慧融合控制等关键技术,为储能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是推进锂电储能领域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建设。引导相关龙头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共同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提质增效。密切跟踪储能技术动态发展趋势,加强低成本、高安全性储能系统方案设计、设备集成、试验检测、运营运维、梯次利用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布局。支持研究并制定相对完整的化学储能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完善的化学储能技术产业链,实现化学储能技术在其适用领域的全面推广。

  三是支持推进储能示范项目建设。利用新一代先进技术,掌握用户多层次、多样化用能需求,并通过储能优化用电负荷曲线、降低用户用电支出,实现经济高效的用电管理。研究用户侧储能以独立或“虚拟电厂”等形式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具体要求。强化储能对微电网发展的重要支撑。

  四是支持发展智慧能源。将传感、信息、通信、控制技术与能源系统深入融合,向智能化发展,实现多能协同供应和能源综合梯级利用,推动主体能源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更替,构建能源互联网,促进能源新业态发展。

  五是支持用户侧储能走市场化的道路。通过充分参与市场竞争,并借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现储能项目建设的真实成本,达到有效控制储能投资成本目的。对于接受电网调度、发挥电网侧储能作用的用户侧储能,可由社会资本根据电力市场价格现状和预期自行决策投资,通过参与电力市场竞争获得收益、由投资主体自负盈亏。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东省能源局  

                                                                                                                                                                                                                      2019年6月6日

 (联系人及电话:陈维,020-83134531)

相关附件:

打印文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