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能政案函〔2021〕15号 (B)类
九三学社广东省委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协同构建我省能源新安全体系的提案》(第20210352号)提案收悉。经综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广东能源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力推进能源领域保供应、调结构、控总量、提效率、促改革等各项工作,能源发展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我省能源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一是能源供应能力显著增强。截至2020年底,省内电源装机容量达1.42亿千瓦,约为全国总装机的6.4%;电网、气电、核电规模稳居全国第一;西电东送送电能力达4200万千瓦,建成珠三角双回路内、外环网,延伸至粤东西北的500千伏主网架构。建成油气管道6376公里,天然气年供应能力达到478亿立方米,原油年加工能力达到7020万吨。
二是能源清洁化水平位于全国前列。2020年,我省煤炭消费占比33%,远低于全国、江苏、山东和浙江等省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9%,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社会用电量、天然气消费量位居全国第二。
三是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十三五”全省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4.5%,以占7%的能源消费支撑了占全国11%的经济总量。2020年全省单位GDP能耗0.345吨标准煤/万元,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位居全国前列;全面完成1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围绕电子信息、家电、汽车、建材、化工、纺织等广东特色产业,打造国家级绿色工厂195家、绿色工业园区9家,我省绿色制造示范数据居全国首位。
四是能源科技产业发展取得突破。建成投产采用第三代EPR技术的台山核电站项目。建成单机容量最大的阳西电厂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和华电增城国内首台H级燃气机组。建立“1+4”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聚焦核能、氢能和海上风电等领域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出台《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聚焦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广东省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将海上风电装备、LNG装备、光伏设备等新能源装备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来抓,多措并举支持新能源装备产业发展。
五是能源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建立了批发零售协同、场内场外互补的中长期市场交易体系,在全国率先启动电力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十三五”共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约371亿元,培育电力市场主体约2.6万家。逐步理顺油气管道建设运营机制和价格机制,推进大用户直供,减少供气层级,持续降低天然气利用成本;成立了首个以市场化方式融入国家管网集团的省级天然气管网公司。加大力度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压减能源领域省级行政权力事项超80%。
六是能源普遍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电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圳、广州“获得电力”服务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天然气主干管网实现全省21个地市全覆盖;提前两年完成国家“十三五”农网改造任务,农村供电质量大幅提升,农网平均供电可靠性达99.916%,综合电压合格率达99.956%,农网自动化水平位于全国领先水平。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对照能源高质量发展、现代能源体系建设要求和国内外先进水平,我省能源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十四五”,我们将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统揽,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质量跃升发展为主题,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需求为出发点,坚持绿色低碳、安全为本、节约优先、创新引领、公平开放的战略取向,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全面推进能源供给、消费、技术、体制革命和对外合作,加快转变能源生产消费方式,不断优化能源供应和消费结构,积极推动能源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争取在全国率先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逐步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能创新的现代能源体系。
(一)着力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一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风电和光伏发电高比例、高质量发展,规模化开发海上风电,打造粤东、粤西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安全高效发展核电,高效建设惠州太平岭核电一期,推动陆丰核电、廉江核电等项目尽快落地。同时推进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调节电源建设,增强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合理发展气电,积极争取省外清洁能源,推动煤电清洁高效利用和灵活性改造。
二是推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坚持和完善能耗双控制度,严格控制能耗强度,以化石能源为重点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严格控制煤炭消费,加大“煤改气”力度,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坚持能源节约与高效利用并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高效节能技术产品推广应用,深入实施节能重点工程。采取更加严格的能耗标准,支持推动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行业和领域非化石能源的替代和用能方式的改变。加强能源需求侧管理,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实施需求侧响应,引导用户自主参与调峰、错峰。因地制宜、稳步有序推进电能替代,提升全社会电气化水平。加强需求侧响应顶层设计,着力提升电力系统柔性可控、灵活调节、多样互动能力。积极推动内河船舶LNG清洁动力改造,配套建设船舶LNG加注站,推进天然气在交通等领域的利用。
(二)着力增强能源安全供给保障。
统筹发展应急备用电源,积极推动珠三角服役到期煤电机组清洁化改造及延寿,提高极端情况下重点城市、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电力安全保障能力。加强电网建设,持续优化主网结构,稳步推进全省目标网架建设,构建以粤港澳大湾区500千伏外环网为支撑、珠三角内部东西区之间柔性直流互联的主网架格局。全面加强城乡配电网络建设,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和网架灵活性。加快建设“重点保障、局部坚韧、快速恢复”的坚强局部电网,建成完善“本地电源分布平衡、应急自备电源托底、应急移动电源补充”的负荷中心和特大型城市应急保安电源体系。积极推进闽粤联网建设,健全西电东送长效机制,提升省间电网互联互通水平。加快跨省跨区及粤港澳大湾区输电通道规划建设,更好发挥大电网对清洁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作用。
加大南海油气勘探开发,提高油气自主保障能力,促进油气增储上产。按照“全省一张网”理念,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尽快建成天然气主干管网“县县通工程”;加快LNG接收和储气设施建设,提高天然气供应及储备能力,形成多气源、多主体的天然气供应格局。推进成品油主干管网完善工程,加快形成连接主要炼化基地、覆盖珠三角地区、连通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辐射周边省份的成品油管道网络。
(三)着力推进能源技术革命。
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围绕能源科技短板弱项,提升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布局建设国家级能源科技研发机构和平台,重点支持建设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组建能源专家委员会,整合省内外优质人才资源,形成战略科技力量,服务全省能源发展。加快推广应用一批相对成熟的技术装备,超前部署一批战略性前沿技术,加强新兴技术先行引导和市场培育。深入实施《广东省培育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大力发展先进核能、海上风电等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氢能、储能、智慧能源等新兴产业,提升新能源产业集群整体发展水平,打造沿海新能源产业带和省内差异布局的产业集聚区。聚焦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支持行业领军企业牵头建设一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促进“小核心、大协作、广开放”。持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大对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培育和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统筹煤、电、油、气等不同能源品种发展战略,推动多能互补、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统一的智慧能源体系建设。加快信息技术和能源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在能源领域的推广应用,加快传统能源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进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能源系统互补互济和智能调节能力。
(四)着力推进能源现代化治理。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巩固电力市场建设成效,推动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融合发展,构建公开透明、平等开放、充分竞争的电力市场体系。按照国家部署推进西电东送市场化进程,“十四五”期间存量资源逐年按一定比例进入市场,增量资源直接进入市场。
深化油气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油气基础设施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公平开放,推动形成上游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油气市场体系,提高油气资源配置效率和供应保障能力。继续推动天然气直供,减少供气层级,降低企业用气成本。设立广东天然气交易中心。
积极推进价格机制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研究出台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与配套送出工程统一立项、统一核准等灵活政策,促进源网协调发展。优化能源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企业获得电力水平。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东省能源局
2021年6月4日
(联系人及电话:欧阳熙虹,020-83134192)
相关附件: